__|消费资本化理论|__
哲海 发表于 2009-7-9 9:39:00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和经营领域延伸。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这实际上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使买卖双方联为一体。
消费资本化理论可以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理论支撑。发展生产的目的是消费,生产和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消费资本化理论着眼于从生产和消费双向看问题,并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行为的新视角,提出消费者既是市场的主人,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消费资本化理论致力于实现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赢,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一般讲扩大消费需求,是以减少税收、增加贷款等手段来刺激需求,是外界对消费的刺激,也就是说消费者是被动的。而消费资本化理论由于把消费转化为资本,其应用具有调动消费者消费积极性的功能。
21世纪对经济学的重大发明 长期以来,城市和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和市场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当出现资本短缺时,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是一个亟待进行深入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我们的研究任务就是找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寻找出科学的解决办法。
在新的世纪里,地方领导人和企业家将面临并且可以拥有三种资本,即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而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货币资本。这一理论将化解城市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短缺问题,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
解析最近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一百年里,世界各地大都是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来扩展和发展经济。在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进入最近一百年的时候,人们逐渐意识到还有另外一种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这就是后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明晰起来的知识资本。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与之相应的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人们又逐渐意识到还有一种巨大的资本存量即第三种形式的资本——消费资本,它同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一样,也是推动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货币资本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到今天,货币资本依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它依然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可将它称之为生产资本和金融资本混合成长模式,即地区和企业经济主要是依靠银行所提供的货币资本来发展。这一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已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直到今天,也依然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所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这一发展经济的模式也曾造就了人类的历史文明。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的时代的到来,已经显示出这一传统发展经济的基本模式的局限性和不充分性。它的局限性和不充分性主要表现在: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这一传统的发展经济的模式,常常会出现资本短缺的现象,并形成为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和企业的领导人,阻碍着经济发展。我们面临的研究任务就是:一方面继续发挥货币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又要化解这种传统的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来扩展和发展经济经常面临的货币资本短缺的瓶颈问题。
▲知识资本
在第一个一百年里,人们一直认为是资本和劳动创造财富。但是这个一百年之后,人们逐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财富并不单是资本加劳动创造的。人们认识到,新的科学技术即人类知识的结晶对所创造的财富起着重大的作用,也就是说,除货币资本以外,还有一种形式的资本即人类的知识结晶,高新技术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这就是后来人们清晰地认识到的第二种形式的资本即知识资本。它的具体的作用表现为:当货币资本不能充分满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时候,知识资本就起到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它可以几倍、十几倍地扩大现有货币资本的实力,推动地区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量的财富。这种货币资本联合知识资本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段时期的尝试和实践,并收到很好的成效。但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尚未充分展开,不少地区依然是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知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应当深入地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尽快地走上一条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联合发展经济的新途径。找出适合于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的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结合的适宜形式,完成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的联合。这对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发展中国家应当逐步走上知识经济引领未来发展的道路。
▲消费资本和消费资本化理论
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市场竞争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因为他们既是市场的主人,又是给企业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因此谁能赢得最多的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资本注入,消费资本由此而生,“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构建也以此为基础。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消费者主权理论的区别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哈耶克的“消费者主权理论”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提出“消费者主权理论”。“消费者主权”最早见于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后来的奥地利学派和剑桥学派都把“消费者主权”看成是市场关系中的最重要原则。所谓“消费者主权”,是诠释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一个概念,即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偏好到市场上选购所需的商品,这样就把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通过市场传达给了生产者,于是所有生产者听从消费者的意见安排生产,提供消费者所需的商品。这就是说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消费者主权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消费者在市场上每花一元货币就等于一张选票,消费者喜欢某种商品,愿意花钱去买它,才会投他的票,也就是愿意购买他的商品,否则商品就会滞销、生产者就会亏本。各个生产者就是通过消费者在市场上“投货币票”来了解社会的消费趋势和消费者的动向,从而以此为根据,安排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品类,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消费者主权理论也曾引起争议,比如另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曾根据大公司垄断市场的现实提出过“生产者主权”的概念。但哈耶克认为,即使是完全市场垄断,生产者的生产也必须遵从消费者的意愿,否则大公司将失去最终的发展推动力,生产就会处于受限制的状态中,终将失去已有的垄断地位,这对公司和整个社会经济都是有害的。而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计算机公司、麦道公司、康柏公司等等大公司的兴衰在实践中多次验证了消费者主权理论的正确性。
消费资本化理论与消费者主权理论一脉相承,但又突破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园囿以及哈耶克理论的局限,是通货和消费紧缩时代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消费者主权理论仅阐明了消费者的重要性,仅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即没有探讨生产者应在“消费者主权”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消费者支持。此外,在理论模型上,消费者主权理论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对立的,消费者的主权对应的是生产者的服从,它没有认识到生产者与消费者可以在一定的机制下有机结合,在市场上实现消费的资本化。而消费资本化理论主要针对的问题是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构建各种类型的市场制度,使生产和消费从对立走向统一,在使消费者的主权得到最大化满足的同时,通过消费的资本化,实现企业利润在更高层面上的最大化。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应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和应用中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消费者投资、消费者参股、消费者期权、消费者选择权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消费的资本化。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最基本形式是“消费者投资”,即生产者将单位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注入为消费者在本企业开设的个人投资账户,然后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将个人投资账户的累计额和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参与企业投资、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实现消费资本化的目的。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商品,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买卖双方的对立,化解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根本矛盾。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高效益的。一个企业即使是采用“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后,企业也可以获得如下的预期效应:
一、规模经济效应
消费资本化可以为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和地域经济效应,这是规模经济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消费资本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本身会在学界、商界和新闻界产生很大的“注意力经济学”效益,消费资本化同迄今为止的所有企业经营理念和销售方式不同,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魅力,它对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参与尝试的心理和亲和力,以及愿意长期合作的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追赶时代潮流的消费者将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凝聚在最初尝试消费资本化的企业和产品周围。企业将因此被赋予尊重消费者主权、关心消费者利益的形象,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个地方性的企业的知名度可以借此迅速扩展到全国范围,同时被更多的行业所熟知,有利于企业经营的产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扩张,规模经济效应将非常明显。
二、消费聚拢效应
当企业通过消费资本化将消费者作为本企业一位投资人和成员时,消费者也从另一端做着同样的思考,因为消费资本化过程可以使消费者从企业长期获益,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亲和力将使消费者聚拢到这样的企业周围,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保持长期的关注。若以此为基础,企业再通过优质的产品、细致周到的服务将更多的消费者吸引过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信誉良好、亲和力强的企业形象,并逐步加强互动联系,通过完整的信息流通渠道,用诚意和周到的服务来培养消费者忠诚度,企业的发展将得到消费聚拢效应的大力推动。
三、资本沉淀效应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者说在短期内,资本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消费资本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十分庞大的资本存量。以“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为例,当企业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消费额的一定比例(等于销售净收入),以记账形式记入消费者在本企业的个人投资账户(实际资金已经投入到企业的再生产之中),在一段时间之后(比如1年),企业才开始按账户余额和企业盈利情况按比例以资金或产品的形式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企业的收和支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就使得企业完全可以靠后加入的消费者的投入来支付先加入的消费者应当获得的回报,企业自始至终都保留了一个资本存量。而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这个沉淀下来的资本存量将以算数或几何基数递增,企业的发展因此而得到了另一个渠道的资金支持。
四、社会资本效应
尽管“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和人口学定义的资本概念在1977年的有关文献中出现,但在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资本理论又叫社会网络理论,特点是从人际网而不是从技术网角度解读信息。哈佛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其著作《让民主运作》一书中明确阐明,社会资本诞生并且体现于民众交往网络之中,由于民众对社会经济的参与,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恩恩相报的经济资源,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合作。普特南还认为,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普特南之后,国外社会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认识以科尔曼和布尔迪厄为代表。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而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社会资本的拥有者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社区、企业等,其表现形式为社会结构资源,但社会结构资源本身不是社会资本,只有经过动员才能成为社会资本。行动主体对社会资本持有回报预期,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具有工具性效应。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通过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一个企业社会资本量的大小,受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能动性两大要素影响;社会资本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可以丰富企业的社会资本量,整合市场资源,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由消费者推动的强势市场。
五、市场压力效应
消费资本化使企业在获得货币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市场动力的同时,也受到更多的具有建设性的市场压力。消费者对企业的投资和对企业生产销售的浅层参与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有利于更大范围、更加深入地收集和处理市场需求信息。在这种市场压力下,企业最终会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甚至在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以上仅是对消费资本化理论最基本形式即消费者投资的效应分析,更高层次的消费资本化形式则对应着更广泛、深远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效应。
总之,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不仅在经济理论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
http://zh5868.tyblog.com/index.shtml
<< < 2011 - 7 >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博客公告
| |
最新发表
| |
最近评论
| |
最新留言
|
|
|
| |